黄花梨的幽香与汉玉的锋芒,如何诠释东方美学巅峰?

  • 来源:中国艺术鉴赏网       点击:15305次
    •   来源:中国艺术鉴赏网

        作者:王祁  学者 主\古玉研究收藏,古典黄花梨紫檀家具研究收藏,云锦缂丝研究收藏,北魏北齐汉白玉佛造像风格理论与实物研究者
       


       

        我喜欢抽细支烟加过泸嘴,燃烧着自创的黄花梨木未的降香,品喝很老很老的普洱茶。这种普洱饮后甜甜的,醇厚清香,泡浓点可以治病,比如肚痛,立刻能止痢,且无不适之感。这大黄花梨桌二节榫接可并整桌,花纹流连,交相辉映,木间散出时有时无之淡淡的香,许是天降之香吧。大桌长4米余,桌檐排二层,上层几何纹似在回忆明代,下层连绵卷云纹;让我又联想到一块手掌大小的玉中之杰,工中之典的汉武帝时白玉雕卷云纹圆雕件,权取名叫"龟虽寿”吧。
       


       

        现今社会风起云涌,参与者众多,然致精者极少,得实物者更少。此玉龟为和田玉白玉籽料,晶莹剔透光华熠熠,玻璃光实应如陈万里先生早年说的宝光更贴切。龟背以双钩切线法刻卷云勾连纹,汉时真器玉件皆摸抚如刀锋触手。精典的追求是艺术者的梦寐。当我走到黄花梨大桌角落,一明显的深色疤瘤结突兀眼前,忍不住抹抹闻起来,海,似有武帝向你走来,华盖顶端是一粒龟形星辰眨着眼睛望着你。
       


       

        淡淡的香,从空气中飘来从木间溢出。黄花梨之所以精贵在于其纹理的自由浪漫如行云流水,也在于木之纤维间时有时无散发的磬香。更在于木有灵魂的时刻无声无息地伴侣着你。手盘此"龟虽寿",一手难握,以冰凉到接近体温,变得如此温存。龟的爪与尾间以镂空雕的手法,细处似一线相牵,缠绵悱恻,工艺达至心意者,灵魂之作也。
       


       

        才是清明,也是三月仲春之未,偶取明前龙井入盏尝新去翳,瓢瓢影绿,茹甘茹青,甜。南国有岭隔北风于外,欲揽香则归座,想盘古则温玉,我想,人一定要真正入定于享,从物,从香,从茶,然俱求极致华顶也。
       



        中国艺术鉴赏网全国融媒体平台信息:
       

        稿件审核:张佑军

        责任编辑:林韬

       中国艺术品商城 - 品鉴 交流
    • 陶瓷
    • 玉器
    • 文房
    • 书画
    • 收藏
    • 茶艺
    • 紫砂
    • 乐器
    • 工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