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的力量:胡永伟书法中的文明传承与美学表达
来源:中国艺术鉴赏网
(文 / 刘永泽)在时光悄然泛起的涟漪里,总有一些生命宛如墨迹晕染宣纸,看似随性挥洒,实则蕴含着天地间的深邃奥秘。胡永伟先生那如长卷般的人生,不时绽放出璀璨精彩:从知青岁月的广袤天地,到军旅生涯的铁马秋风,从机关案头公文堆积的忙碌,再到古玩市场真赝交错的纷繁,始终有一缕墨香,润泽着他坚守文化的心田。
我与永伟相识至今,已近半个世纪,我们一同上山下乡,并肩入伍当兵,且有着共同爱好——喜欢书法。或许,这便是多年来诸多伙伴渐行渐远,而我俩却始终保持联络的缘由吧。若细细剖析永伟笔墨的内在,便能窥见他研习书法的岁月痕迹。
起初学习唐楷时,他将颜筋柳骨内化成为自身的精神骨架;而后溯源至秦汉,在篆隶中触摸文字演变的脉动。然而,他的不凡之处在于,当众人皆对二王法帖的完美范式顶礼膜拜时,他却独独朝着爨宝子碑的稚拙之处探寻。
正是这般清醒且独特的认知,让他破茧成蝶,笔下既有汉碑的苍茫气象,又兼具晋帖的潇洒风韵,行草好似老松迎风而立,篆隶仿佛青铜生出绿锈颇有几分古意。
曾几何时,这位精通翰墨的文人却毅然投身商海,在艺术与市场的漩涡中,开辟出独属于自己的航道。古玩收藏市场的磨砺,练就了他鉴古开今的慧眼,商海博弈的历练,又反哺为他谋篇布局的智慧。
他所策划的展览,让沉睡的文物在玻璃展柜中焕发出新的生机;经他手的书画交易,使得古法精粹与现代生活悄然碰撞、对话。他的书法作品,宛如一篇篇满含人生感悟的商旅随笔,别具一番风味。
永伟多才多艺,其人生画卷绚丽多彩。青春岁月里,他驰骋篮球场,挥洒汗水;于棋局之上,运筹帷幄,尽显智慧。而后,他又醉心于二胡、小提琴的悠扬旋律,以琴会友,乐此不疲。他笑言,琴棋书画诗酒茶,这七雅早已深深融入他的灵魂。观其书法作品,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,恰如古人所云:“功夫在诗外”。
商海弄潮,永伟的性格被磨砺得越发坚毅,他为人豪爽的真性情也愈发凸显出来。而这份豪爽与坚毅,亦深深融入他的书法艺术之中,使得其作品更显豪放不羁,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气魄,彰显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美学风范,极具感染力。
欣赏永伟的笔墨,仿佛是在审视一场生命的超凡化境。那些力透纸背的横竖撇捺,皆是对这半世纪人生的凝练与提纯,这些笔墨已然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层面,化作个体生命与宏大历史相互交融的诗意载体。当您凝神注视他的作品时,或许能听见墨色深处传来的悠悠回响:那是他以笔为杖,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执着求索的坚定足音,令人为之动容。
愿每位观者都能在此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文化乡愁,触摸到汉字之美背后那生生不息的文明力量。这力量,曾在龟甲兽骨上铭刻下文明的曙光,在竹简绢帛间传递着先哲的智慧,如今又在胡永伟先生的笔锋之下,续写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彩叙事。
中国艺术鉴赏网全国融媒体平台信息:
稿件审核:张佑军
责任编辑:林韬